如果4  

 

自從看完東京太陽雨後,我好喜歡金泰宇,那天去逛陸網發現了2012底,obba除了演“那年冬天風在吹”,也接了一部電影,是和藝智苑合作,這個人或許很多人不認識,但在我看韓劇的頭一年,她就和車太賢演了一部韓劇叫茱莉葉的男朋友,算是曾經的一線,這兩人不論年齡或氣質都很相像,我就二話不說的開啟了小粉絲的模式,反正我看的片子很廣,生冷不忌,也不設尺度,心裡就是賭定就算爛片我也認了,我就是為了金泰宇去看的。

 

Obba挑的片子就和他的人一樣,沒有華麗的外貌,沒有過多的裝飾,也沒有套賣座公式去計算故事要怎麼寫。所以反應非常兩極,喜歡的人享受故事的淡雅,不喜歡的人看到睡著,而珊子正巧是喜歡的人,即使中途有埋怨導演,誰說人文關懷的片子部部都要拍的那麼樸素!只要調整一下主流或非主流的比例,或許“如果我告白的話”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去觀賞。也或許,因為它想表遠的“你對你的生活滿意嗎”“有沒有身在福中不知福”,這個命題本身就帶點批判的犀利,所以導演才會選擇用遠角的拍法不干涉觀眾立場,不對觀眾說教,去表達它對這個主題的關懷,把角度換成這個,我對導演就沒有那麼多怨言了,戲劇化人人搶著拍,那他就選生活化來平衡光怪陸離。

 

如果3

Obba的臉一憨,會非常的慈眉善目,每每看他演戲,我就會想到“如沐春風”4個字,所以以obba的形象,他很有挑戰反派的本錢,在小螢幕,他反而部部反派,這倒讓我覺得有趣。和他同期的忠武路,老車和老申,這兩個重返小螢幕是大大的火了一把,還都是絕對的男一,也希望金泰宇obba威能全開,呵呵呵~

 

趙仁成是個電影導演,也在首爾擁有一座電影院,總私心的給自己導的那些受冷落的片子增加上映的場次,他的工作不外乎對投資方屈膝,看演員臉色,甚至拿大牌的編劇無輒,他對這樣的都市叢林感到乏力,總有施不開拳腳的挫敗,卻又不得不周旋,周末驅車到江陵吃美食,變成發洩的一種管道,每個禮拜他都需要有這樣的片刻,淨化雜質,把一切放逐到腦後。

 

而住在江陵的宥靜,和趙仁成相反,她從出生、上學、就業全部都在江陵完成,一直嚮往大都市的資源條件,做為護士的她,看盡了生老病死,又剛結束一段不堪啟齒的戀情,她的人生全寄託在每個周末的首爾之旅,看電影看舞台劇,用一個一個的人生縮影來遺忘自己經歷過的苦痛和銳利,彷彿如此,她不是自己一個人,她有伴,而那樣的距離不會有閒言閒語,也不會被世俗框架傷害。

 

這兩人巧遇了,他們光臨江陵的同一家咖啡館,和咖啡館的老闆都很熟,兩人都有找房子的困擾,趙仁成因為住旅店總有不能預期的麻煩,隔壁房只要實施床上活動,他就吵到沒法子睡覺,而宥靜是借住在親辜家,卻因為親辜陷入熱戀,不容許有她那麼大顆的電燈炮礙事,兩人同樣把心事說給咖啡館老闆聽,反倒讓咖啡館的老闆成為緣份的媒婆,既然兩人都有需求,也只利用了周末兩日,那麼互換空間就成了最省事的捷徑,起初宥靜不答應,經過一番拉扯,他們訂合約,違規罰錢,其中只要一人不願意繼續,那麼合約就可以作廢。

 

 如果1  

 

我喜歡這部劇在於這分明是現代人的寫照,在同一個地方待久了,做同樣的事,和同一群人吃飯聊天,連去7-11都去同一家,就連上下班搭的都是同一種交通公具,而同一個地方也或許包辦了所有傷心絕望,也滋生不少八卦細菌,你再也不透明,或許連倒個垃圾都不能太邋遢,錯不在空間,而是那個空間牽扯出來的劇情大綱,自己看了都想修順。趙仁成在首爾與人為伍,打著不是那麼愛打的交道,到了周末,問題都解決了,一個人,暢快的大啖美食,也不用聽屁話,不用打官腔,也不用和誰平分輕鬆逍遙。

 

而宥靜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種情緒,本來有機會離開鄉下往都市發展,卻因為家庭因素,因為有要扛的責任而作罷,而“首爾夢”就如一個見不到面的偶像,成為了人生的一個遺憾,也或許會想像著,去了,人生可能就昇級了,改頭換面,而不像現在一般,庸庸碌碌失去光澤,因為地方就如屁眼一樣大,鬧過什麼醜聞,談過什麼不論戀,有沒有割過包皮,很輕易成為被碎語的對象,彷彿點上了痣,就再也無法拿掉。她曾當過小3趙仁成的姪女和她在同一家醫院工作,兩人很熟,對她的情史也瞭若指掌,所以對這一段互換空間就生出一個第三者的質疑暗瘡,她或許可以站在好同事立場理解不倫戀,可是宥靜交往的對象絕不能是自己人,因為對過去的案底有了預設立場,她不能存有僥倖的心態,拿叔叔的終身大事開玩笑。

 

也因為鄉下的空間條件讓宥靜喘不過氣來,橫豎都不透明,而首爾就成為解套的第一順位,上電影院、看舞台劇,自己的悲歡離合彷彿也可以透過畫面置換,淚水或微笑都在電影院付出去了,就沒有那個時間哀悼,哀悼在愛情裡滑稽的自己。

 

有趣的是,宥靜的親辜也想要感情正值空窗的宥靜和她一起走進幸福,她也介紹了一位條件優秀的男性給宥靜認識,這一段超絕的,兩人吃飯看電影沒幾回,對方就仗著氣氛開口借錢,因為宥靜是小有成就的有殼蝸牛,擁有自己的房子,而宥靜繳過愛情的學費,這個男的在耍什麼伎倆,在灌什麼迷湯,難逃她的法眼,於是導演take到失望擴大的表情,緩和的結束這一段友達以上的關係。

 

因為互換空間,雙方就有機會看到對方的一個內心建構,那裡有書有影片有音樂,這兩人非常投契,我喜歡導演的拍法,他用想像一個人去打造私密曖昧,他用偷躺對方的床(那是合約裡的禁地)來營造我又和你更近距離,觀眾就會代替趙仁成對宥靜發出哦哦哦的聲音,此地無銀三百兩,才兩個鏡頭就足以把那樣私密的情緒招出來。

 

 如果  

 

宥靜那樣的女性,編劇設定在35歲以上,卻描寫的有點難搞又自卑,因為有好職業,有自己的房子,唯一的垢病只有拈過已婚男,這樣的她卻因為趙仁成違約,把女性助導請去江陵寫劇本(合約上不能帶異性回家),宥靜就不爽了,想中止互換空間的合約。多有趣,不論自願或被騙,她結結實實當了一回小3,受了情傷,這樣的她,卻不容許她的房子,她的精神堡壘被其他女性玷污,既傳統又想解放,不想被看低卻看低別人,所以編劇藉由趙仁成告訴她,別身在福中不知福,江陵有江陵的好,首爾有首爾的妙,就連男人也是,別思忖著不屬於自己的美好,誰知道久了會不會成為牆上的一抹蚊子血。

 

戲裡女主角遲到而沒趕上想看的外國片,而聽從售票員的建議,看了趙仁成執導的美味人生,這裡編導暗喻了,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大家對好萊塢或歐美趨之若鶩,而對本土片冷淡,就連走出電影院都還要罵它一頓,偏偏,宥靜誤打誤撞的看了代替正主的冒牌貨,多有趣,又有誰會知道,你嗤之以鼻的本土片的背後,連結了一個溫暖男人,就算他會誤食河豚中毒,會拜託妳讓他出院,但妳那如雪一般冰凍的心,他也願意開兩個小時的車,專程,只為妳鏟心裡的雪。於是,電影的結尾,沒有正式的告白,who care,沒有填滿的結局,只是為了說他們待續。

 

評論家評價說自我發現不是誰都能做的”所以這部片子看的人很少,大家進電影院也不過圖個輕鬆,對社會學不感冒,而偏偏這類型的片子沒有人少拍,我也佩服編導為了一小撮人看的進去,而做的奮戰。自省是這個社會缺乏的,而電影不放棄,要我們找回來。

 

 

圖片來源:豆瓣電影

http://movie.douban.com/subject/19899661/all_photos

 

arrow
arrow

    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