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實戲,有個好處,那就是角色沒被“神格化”,也沒被“妖魔化”

戲裡,每個人都在“犯規”,甚至觸犯“地雷”

只不過,這一犯,不全然不值得同情,也不全然無罪赦免

這戲的好看處,就在這、、、、



芝蕙告訴了正宇,大嫂愛上了他

正宇將話咀嚼進思考裡,以避嫌為前提,平和的讓關係淡了、散了

我認同正宇的“作法”,這個節骨眼,一個人出了差錯,絕對會引發骨牌效應

一個推倒一個,“閔家”將會無預警雞犬不寧,以永欣的粗線條、樂天派

情況不僅收拾不了,還有可能擴大災情,更正確的說,永欣未釐清自己的“病情”

相對的,心裡也不可能有腹案,這對她自己和家庭,無疑是個大型“隱憂”

現在,確實需要有一人保持清醒,以測安全



但,我抓狂了,前一幕正宇理性分析,說的頭頭是道

隔幾幕,居然和芝蕙玩起了紙上談情遊戲,在資料室裡,漾著笑意吃壽司

這個男子,誠懇的替永心設想,他自己呢?怎麼沒有問問“自己”

情已逝,舊愛回不來,他怎親手把自己變成了笑話?

今天,有一人緊握舊情不放,兩人的關係定不可能“單純”

假若出事了,他也會擺在同一個天秤上論罪,一開始就沒有對不起人

這樣,不是太冤了嗎?



永欣的好姐妹“秀美”點出一個範圍、、“單戀”,我覺得不全然對

編劇透過芝蕙說過正宇的“個性”,和不熟悉的人不會有太多交集

心裡的話更是一句也不提,所以,什麼原因讓正宇“反常”“不尋常”?

我想,正宇獲得“額外”的心靈充實,絕大部份,是永欣給予的

在他辛苦的人生路中,第一次延路有“花”可賞,有好風景可看

他對永欣的好感早打了地基,只是現在,障礙多問題雜

若沒有絕對的刺激,他無法去想永欣對他的意義為何

或許,好感質變了,上竄了,只是正宇還不知道、、、



另外,最愛看韓劇描繪的親情,寫實細膩,入情入理

老人家總是用著生活哲學說故事,用著人生閱歷為子女下處方箋

可嘆,智渙拖累了永欣,讓永欣無法享受盡孝道的義務



吳永欣啊,吳永欣,花了十年功夫,該看清的不也清清楚楚,虧也吃得飽飽的

是時候了,找回自己,妳一定做的到、、^^︿︿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珊子 的頭像
    珊子

    韓劇開麥拉

    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